去年年底,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、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、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《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》。该指引,明确将SPD模式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,提出智能药房管理、耗材全生命周期追溯、智能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。例如:通过物流机器人、自动化补货系统实现药品全流程追溯和库存优化;利用AI大模型分析耗材使用数据,构建智能问答系统,辅助决策;整合物联网和配送机器人技术,实现物资无人化配送和全流程闭环管理。这些场景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医院运营效率,更通过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将传统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中心。
这一政策导向与《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》的要求形成呼应。手册强调,科室成本核算需以多维度数据为基础。而SPD系统通过实时记录耗材流转、库存动态和资金占用情况,为成本分摊提供了精准依据。
2024年,国家卫健委在《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》中明确指出,鼓励医院用SPD控制成本。新版《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》将SPD数据作为病种成本核算基础,以支撑DRG支付改革。根据规划,三级医院需在2025年底前全面开展病种成本核算,而SPD系统记录的耗材消耗、手术套包使用等数据将成为关键输入。例如,骨科手术中定制化耗材的“组套订单管理模式”,通过SPD实现从备货到计费的全流程数字化,既避免资源浪费,又为DRG分组权重优化提供真实数据。
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分配方案中明确支持医院信息化升级,包括SPD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。
未来,随着5G、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渗透,SPD模式将从单一物资管理向全链条服务延伸。例如,低值耗材的“行为三级库”管理可通过扫码绑定患者信息,实现耗材与诊疗行为的双向追溯;而AI驱动的需求预测模型,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韧性,防范突发性断链风险。政策、技术与资本的协同发力,将推动中国医疗供应链迈向智能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的新阶段。